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矿产国营 (第5/5页)
如大明,然而北宋民铁矿税能收十几万两,而大明只有可怜的三万两。 按照宋明的比例来说,仅仅铁矿,按照商税的五十税一来算,大明也能收取五十几万两银子,更别提其他的了。 朱由检对这群士绅豪强从来没有抱有过希望,不过眼下既然他们瞒报矿产的真实比例,那倒是有些方便朱由检了。 “盯紧他们,查贪腐时,着重查和他们有关的官员,把他们牵扯进去后,抄家充公!” 朱由检把文册放在了桌上,脑中也大概得出了大明眼下所有金银铜铁煤矿充公后,朝廷能获利多少的数额。 光说黄金,每年最少有两三万斤,三十几万两的收入,而白银则是能有四五百万两银子的收入,铜也能有个三四百万两,而铁矿的产量完全可以达到两亿乃至三亿斤,煤炭更不用多说。 折合为吨的话有些寒酸,不过如果用上了雷酸汞所制作的雷管,加上水泥、蒸汽抽水机的话,应该能让产量翻上几成。 三亿斤铁,折合为十八万吨铁,如果全部用于铁路建设,标准低一些,最少能保证三千里的铁路的建设…… 只是、如果都用于建设,那么大明百姓当年是别想添设新的铁器了。 所以,保证三亿斤,向上争取四亿斤,最好达到五亿斤铁,就能让大明每年建设三千里铁路。 从京城到广州,大约是四千里路左右,从京城到朔方,再从朔方到宁夏,最后从宁夏到嘉峪关,这路线三千五百里…… 此外还有从京城到辽东、从京城到安南、从京城到浙江、到云南、到朵甘的铁路。 这些铁路如果按照每年各修建五百里,那么七年时间能全部竣工,不考虑人力和环境的情况下。 如果考虑这些,那么这些铁路修建的时间,恐怕要花费数十年…… 不过朱由检并不在意,科技会随着时间的不断进步,基建的时间也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的缩短。 如果矿产国营,那么朝廷就只需要出成本费和人工费了,而人工费和工人来源,对于大旱下的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治腐—矿产—银行—大基建(以工代赈),这四点一线将成为朱由检要做的事情,而这四点不仅需要看朱由检,还需要看军备院。 蒸汽机距离瓦特版本只有几步的距离,这几步一旦跨过,大明就可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能释放更多的人口去收复未曾收复的疆域。 大汉的西域,大唐的瀚北、安西、北庭、濛池,大明的三宣六慰…… 甚至只要朱由检够脸黑,他完全可以用收复元朝疆域的旗号,强行把大蒙古帝国变为元朝,把四大汗国的地盘都先名义占领,然后在实际收复。 恰好在脸黑这一点上,朱由检确实够黑…… “从今日起,旧港的金银铜铁全部存入通州,其余地方的铁料继续供应军械局。” 朱由检要攒铁,以此来解决大明的后勤压力问题,只要后勤压力解决,他就不用再使用大量民夫去战场冒险了。 “是!”陆文昭作揖应下,随后才起身道: “殿下、京城里面的情况不是很好,《官吏定禄》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您回京或许能稳定局面。” “回?”朱由检眯了眯眼睛道:“不回……” 闻言陆文昭面露难色:“可您不回去,万岁恐怕维持不住局面,百官们始终会闹起来的……” “让他们闹……” 朱由检轻蔑的看了一眼桌上的《官吏定禄》文册,不屑道: “他们闹的越大,孤收拾起来就越轻松,能收拾的人也就越多……” 下午开会,更新估计还是在六点左右。 (本章完) /105/105951/28846123.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