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三百四十章 矿产国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矿产国营 (第4/5页)

过后,以纯银币,铜银币,纯铜币来构成简单的币制。

    币制不能大概,甚至连外形最好都不要改,这方便百姓接受。

    因此天圆地方的新币,将会成为大明的主流货币。

    银行的推行,必然和主流货币有关,而它的出现,则是避免了让官府自己运输赋税而借口提出大量耗羡。

    百官们贪,无非是利用规则漏洞,因为他们也知道直接贪等于犯罪,容易给人留下把柄。

    既然百官眼下用耗羡来制造大量陋规收入,那朱由检就慢慢把耗羡问题解决。

    只要把耗羡问题交给银行,那么这个问题就从政治问题,变成朝廷和银行的博弈了。

    “去传陆文昭,让他带来御马监和国帑库存金银铜的数量文册,还有天下各地的矿产数量,产量文册。”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曹变蛟立即去办,而朱由检也闭目养神等待。

    他之所以让陆文昭也带来矿产的文册和数量,是因为他即将进行下一规模的经济治理。

    矿产国有……

    要铸币,要大兴铁路,必然需要庞大的各类矿产,铁矿倒是可以官民共营,但金银铜这三种矿类,只能朝廷官营。

    在朱由检这么想着的时候,陆文昭也带着急促的脚步声赶来,手中还拿着七八本早就准备好的文册。

    “殿下……”

    进入会厅,他率先行礼,而朱由检则是示意曹变蛟他们接过文册。

    文册到手后,他开始翻看,而陆文昭则是解释道:

    “眼下大明矿山一共有四千九百二十七处,其中旧港便占据一千三百余处,加上朝廷手中的矿山,一共有大约二千二百余处。”

    陆文昭大概的解释,而朱由检手上则是不断地翻动,并且看到了大量掌握在民间商人手中的金银铜铁矿。

    “这些矿商之中,有多少人有违法乱纪,勾结官员的事情……”

    朱由检心不在焉的询问,但陆文昭却知道,自家殿下想对这些人下手了。

    要知道,在泰昌元年之前,掌握在朝廷手里的矿山就六百多处,而眼下除去旧港,大明能多出近三百多处金银铜铁煤矿,都源于对地方士绅豪强的追查。

    追查贪腐的时候,士绅豪强总是能精准的被卷入,这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大明就是一个人脉关系的社会。

    不管你是百姓、商贾、士绅、豪强……总之伱要做生意,都需要和官府打交道。

    这交道一打,官商勾结的事情就无可避免,甚至官员自己都怂恿家人经商。

    这三百多处金银铜铁煤矿,就是在追查贪腐时抄到的。

    朱由检如果想要对贪官污吏动手,那么对贪官污吏动手的同时,也可以趁机将大量矿产收归国有。

    “官府每岁岁入黄金一万二千余斤,白银十七万斤,铜一百七十二万斤,铁一万万六千余斤,煤七十六万万斤……”

    朱由检说着,瞥了一眼掌握在士绅豪强手中的各项矿产数据,结果得出的数额,少的让人想笑。

    “民间岁入黄金五千余斤,白银三万余斤,铜七十九万斤,铁四千余万斤,煤三万万斤……呵!”

    朱由检轻嗤一声,对于这些掌握矿山数量比大明朝廷还多,但汇报上来却不如大明五分之一价值的年产矿量,朱由检真的被气笑了。

    除去煤铁,御马监眼下每年在矿产上能赚取价值近五百多万两银子矿产价值,而掌握矿山比御马监还多五百多处的士绅豪强,每年却只能赚取不到二百万两银子。

    这也难怪,大明每年金银铜铁课,只能有北宋天禧年间三分之一收入,不足四十万两银子了。

    合着一群家伙都在瞒报真实出产,用地方官员的包庇来避免缴纳大量税收啊……

    尤其是铁课这一项,北宋官铁根本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