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7  (第2/2页)
表现,他都算这时候挺疼女儿的人了。    但她刚才洗澡的时候仔细翻了翻记忆,才发现坚持让原主上学,并在六岁后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的,居然是她妈李秀英,而表面上看上去特别开明的顾庆海却不咋支持孩子上学。    为此夫妻两还干了一仗呢!    顾庆海认为国家既然连高考都取消了,正当的知识青年都得上山下乡,接受他们这些老农民的再教育。    那就说明连领袖都认为上学用处不大,这时候与其跟着那帮饭都吃不饱的臭老九学些劳什子,把好好的女孩子都教坏了。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挣工分,等自己以后替闺女攒好了嫁妆,啥好人家找不到?    再加上后来又出了几起知青老师把女学生肚子搞大的事情后,他就更不允许女儿去上学了。    在他看来,真要学认字或者打算盘,那去扫盲班学还不是一样?那里乡里乡亲的倒还安全点。    但顾庆海的老婆李秀英虽然大字不识一筐,但她铁了心的就是要让女儿上学。    别人说话一概不听,哪个敢劝,她就拿扫把把人轰出去。    李秀英上学那会儿,全国刚刚解放不久,她们那旮沓也跟着设了学堂,她也响应国家男女平等的口号去上了几天学堂。    但后来因为她爹重男亲女,家里又缺个放羊的,所以她不过上了三天的学堂,连十个洋码字(阿拉伯数字)都没学全,就又被叫回家放羊了。    自那以后,她每天起床去赶羊的时候,就只能羡慕的看着兄弟们闹哄哄的背着土灰的单肩土去上学,有时候还会时不时的逃学。    后来李秀英也偷偷跑去学堂看了好几次,但夏秋的时候她得放羊割草,春天的时候她得跟着耕地的爹捡草根子,以防草涸庄稼,好不容易熬到了冬天,她爹总算松口让她去上学了。    但李秀英去了两天,发现自己啥也听不懂,上课听写时还被老师说了一顿。    等下课后,一起上学的男同学就一边起哄揪她的辫子,一边笑她跟猪一样笨,这么简单都不会。    李秀英这姑娘从小就特别爱面子,所以自此她宁肯抱着哥哥弟弟的书在家自己琢磨,也不肯再去上学了。    但学习这个东西,套句时髦的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她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会,所以再琢磨最多也就认识几个字,但多的就没有了。    而且随着年龄慢慢大了,早先死记硬画学会的几个也写不全了。    大概是因为执念的原因,她自小就佩服文化人。    后来她能翻两座山嫁到宁远来,还是因为有次逢集的时候,她正巧看到顾庆海在帮着大队长算账,他还写了一笔好字。    所以在媒人上门提亲的时候,在得知是顾庆海后,她才痛快的点了头。    后来嫁过来以后,李秀英才发现,自家男人的算数是跟他那个学算盘的大哥学的。    而他写的一笔好字……    新婚夜    李秀英:“……”    你先给我起开,嗯,你给我写封保证书吧!    一天得教她三个,不,五个字才行!还不许嫌她烦,不许嫌她笨,这么下去,时间长了,她就能学会老多字了。    顾庆海:“啊?你说啥?我没念过书的,怎么可能会写字!要不我说你写?”    他娶回来这婆娘不会是傻的吧?还是自己请的媒人给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