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1  (第1/2页)
    来后她让李杨二人看,然后道:“拍板敲定的决策权还在几位老爷手里,我这个,刑部可以当作参考。”    李杨二人随手翻了翻,见有的条规把户部也都参与进来,加上御史给事中属于监管实行的部门,做到了有冤有地伸,朝廷必须管,如果处理不公,还有御史监督督察院审核,相当于杀人放火的罪行来办案了。    这也太重视了。    二人惊讶的还不止于此,以前他们只知道皇后jianian诈主意多。    但是一个女人,能懂得司法的事,这一件超出了聪明女人的范畴之外,这比有些男人都精明务实啊。    二人看完竟一时间说不出来话。    李昭是个喜欢掌控局面的人,制度实行的好坏在于人。    她道:“这方面缺少专业的人才,可是也不怕,税改的时候咱们都预料过,有些大户会因为支付不起工钱,裁掉很多下人。    现在正好,朝廷可以将这些读过书有学问最好是会算账的人返聘。    他们都是最底层摸爬滚打过来的人,又会经营,肯定一学就会。    然后二位也就不用担心他们成为流民了,这不是一举两得。    所以二位老爷没有异议,可以找人讨论了。”    ☆、第五百零三章 收服阁老    趁机把流民的事还解决了。    李阳东要在致仕之前干一番大事。    他对皇后的这些提议非常赞头,暗暗下定决心,就大干一场。    杨廷和还有所顾虑,尤其是李昭的那些返聘制度。    要知道是朝廷聘人啊,有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成为王朝的管理者。    而现在这些人不用科考,还是贱籍,却能参与朝廷管理了吗?    之前皇上就说税收拿到之后,要安置流民,不再让他们成为贱籍去给人当下人。    而是要拿出税前估计他们自行创业,从事各种制造。    听都没听过,朝廷收税是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    当时他就觉得不妥。    现在厉害了,还要返聘到刑部去参与立法吗?    他脱口道:“夫人的提议都是好的,但是是不是对读书人太不公平?”    他只说读书人三个字,李昭就知道他什么意思。    觉得吃亏了?    就算放在现代,读书也只是一个让人有更好未来的平台,那是因为社会的“取仕”制度就是如此,学习决定论。    但是是不是读书不好的人,无法成为专科人才呢?    现代都不是,那么古代对底层人们打压那么严重,多少人才都因为没钱地位低而被埋没,所以就更不是了。    李昭道:“大人可能还不知道我别的居心,我们颁布一个制度,一个法令,为什么有时候就算是好事,可是执行起来也千难万难呢?    就那我们家大爷不让女人裹脚这件事来说。    有的地方乡绅,地痞流氓,尽然用大爷的名义去欺负女人,把人家的裹脚布放在大门上示众,去摸人家的脚,害得有女人跳河,然后这些人就反过来骂是我们大爷多事。    之所以这样,就是执行者素质太差,所以以后不光要官员读书,有条件朝廷应该在各地设置书院,让更多的人读书。    科举取士也不应该只考四书五经。    风土人情,时事政治,地方军事,打算盘这些都要考。    我们要的是管理国家的精英。    即使不是管理国家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