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章 积怨满山川 (第2/5页)
“至于火炮,把五里堡的二百门火炮和炮手调回北山堡。” 曹文诏一字一句的下令,生怕曹变蛟他们记漏了什么,甚至还亲自翻看。 等他确定所有军令都被记下后,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而羽林卫指挥使萧参也皱眉道: “五里堡只有一千步铳手,会不会人太少了?” “不会。”曹文诏自信的说道:“五里堡之后还有八里堡,八里堡之后还有哈喇山城,黄台吉不会选这条路。” “更何况,就五里堡的地形,恐怕黄台吉要用尸体把防线前的那个河谷填满才能成功突围。” 曹文诏很自信,五里堡不仅仅是河谷平原的宽度不够,而是还存在着高度落差。 长达二百步,高度落差三四丈的河谷地,如果真的想突围成功,恐怕得死十万妇孺。 曹文诏不觉得黄台吉会用十万人的性命来换取三四万人的苟活,因此在简单的安排之后,他就返回石堡内的百户府衙门休息了。 休息之余,他还不免对跟在他身边的军需司马说道: “这地方够平,若是后续迁移百姓前来,可以让百姓以石堡为点,向四周的丘陵放牧、耕种。” “是……”军需司马记下了这话,而曹文诏也返回了自己的卧房。 伴随着夜色渐渐变黑,四处河谷山道上的明军都在壕沟里披着毯子,烤着篝火,渐渐的开始睡去。 这是天启十一年三月十九日的夜晚,还有两个时辰就将抵达天启十一年三月二十日。 今日的试探,让金军死伤一万多人,这几乎让所有明军都认为,金军不可能再发动第二次进攻。 然而,当时间来到子时(23点)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号角声从金军大营响起,惊得各部明军纷纷起身,趴在了己部壕沟上。 “怎么回事?建虏夜袭了?” 脱了甲胄刚刚睡下不到一个时辰的曹文诏慌慌张张的走出卧房,手里提着自己的衣服,而守在门口的两名亲随也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只能急忙帮曹文诏穿戴衣服甲胄,而在他们穿着甲胄的时候,负责塘骑探报的千户官快步走到百户所内,对刚从后院走出的曹文诏作揖: “总兵,建虏没有出营,但是号角声不断,估计是疲敌之计。” 疲敌之计,这计策朱由检经常用,以至于明军将领也很喜欢用。 不过,眼下用着计策的不是明军,而是金军。 曹文诏虽然没有能力指挥两万以上的兵马,但他不是蠢材,他心里清楚,黄台吉不可能对他们使用疲敌之计,因为明军是以逸待劳的。 因此,这号角声,肯定是为了掩护一些其它声响。 “总兵!总兵!” 果然、曹文诏的猜测刚刚冒头,负责塘骑探报的副千户便火急火燎的走进会厅,对曹文诏和塘骑千户作揖: “建虏从阵中推出盾车,朝四处河谷平原、山道攻去,黑夜里人头攒动,看不清楚有多少兵马走了出来!” 副千户的话让曹文诏心里一紧,连忙质问:“建虏没打火把?” “没有!”副千户不假思索的点头,这让曹文诏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没时间耽搁,他急忙带人走出百户所,走上了北山堡的城墙,用千里镜眺望黑暗。 只可惜,黑暗中,北山堡的前方只有曹变蛟所部的山寨亮着火光,还有北山堡前的阵地亮着火光,剩余地方伸手不见五指,一片黑暗。 曹文诏抬头看了看天空,然而白天就阴沉的天空,到了夜里也不会突然晴朗,自然没有月光照明。 “黄台吉这厮,打得一手好算盘……” 曹文诏一拳砸在女墙上,他旁边围着七八名将领,其中一名将领也道: “萨尔浒之战时忽起大雾,五步之外人畜不清,当时建虏便因为我军点燃火炮而以火光为目标来放箭进攻我军。” “眼下四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而我军独点火把,岂不成了黑暗之中一盏明灯?” “另外,禽兽习惯黑夜而可夜视,虽然人不如兽,但熄了火把,也能大致看清一些人影。” “总兵,要不要让各部熄了火把?” 这名千户的话引得四周人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