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八章 野人与蒙狗 (第3/5页)
退机会的情况。 但眼下的哈儿古城不仅可以撤退,还可以用城北渡头的那一艘艘船只撤退。 换而言之,他们要是真的想撤退,并且愿意丢弃火炮的话,最快一盏茶的时间就能撤出哈儿古城,并且顺流而下吧个时辰后就能抵达北边的友帖城。 只是退到友帖城,那距离奴儿干城也不过只有六百里了,郭桑岱肯定会处罚他们的。 “求援的人派出多久了?” “两个时辰了,按照使鹿部的速度,估计已经跑出二百来里了。” 守备回应,而使鹿部和使犬部作为冬季的传令兵,他们的速度并不慢,只是北山太大了。 从哈儿古城到友帖城,中间足足有四百里,哪怕是使鹿部不停的在中间驿站换乘驯鹿,雪犬,也得花上四个时辰才能抵达友帖城。 等友帖城的援军乘船南下,逆流而上,这又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大雪漫山,黄台吉也是瞧准了哈儿古城距离友帖城太远,而喜申城距离哈儿古城近,才会选择在冬季发动袭击。 他们有铸炮的工匠,只要弄到几门燕山五斤炮,大概搞清楚明军的火炮是什么模样,内外厚度多少,那他们就可以仿制。 哪怕仿制的不尽人意,但也总比他们眼下的劣质火炮要好太多了。 黄台吉的想法就是想要弄出射程足够钳制黑龙江的炮台,而只要他在河岸两边的依兰山建立炮台,明军不管用船还是陆路,都要遭受金军的炮击。 从上京城到斡朵伦城的沿河狭隘处,最窄只有不到四里,而黄台吉也只需要在两山建设炮台,哪怕火炮的射程只有二里也足够了。 炮台已经在建设,现在就差火炮,只要炮台建立成功,他们依旧可以退到三江平原和明军继续打持久战。 黄台吉始终坚信,朱由检的出现和新政,只是延缓了大明衰老的周期。 没有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能够连续不断的渡过三百年,所以大明一定会生乱。 大明已经立国二百六十二年,而黄台吉不过三十八岁。 他没有相信自己再能活三十八,但他也不相信大明能不生乱子的渡过三百年期限。 哪怕他们能渡过,内部也会产生乱子。 只要产生了乱子,那大金就有机会。 不管是突袭泰宁府撤退,还是反攻辽东,总之只要等待就有机会。 黄台吉明白这一切,是因为他从朱由检对金国的政策分析出来的。 正常来说,眼下大明山陕还存在大旱,上千万人受灾。 朱由检如果觉得大金不重要,那完全没有必要对他们穷追猛打,甚至冒着还有两省大旱的风险来对他们发动战争。 他会这么做,那就说明在他看来,金国是大明未来最大的变数。 想到这里,黄台吉眯了眯眼睛,向旁边的济尔哈朗询问道: “攻城多久了?” “大约两个时辰……”济尔哈朗看了看时间后回答,黄台吉也沉吟片刻道: “友帖城的援军不会太快赶来,我们大概有三天的时间。” “这攻城的强度太大,要不要暂时撤下来休整?”济尔哈朗看了一眼战场,听着时不时作响的炮声,有些担心。 “不能撤,现在撤,城内野人就有时间调整了,人越少越难打,人越多越好打,明军是这样,北山女真也一样。” 黄台吉不清楚明军海外一直在进行大兵团作战,他还是以复辽之战和朱由检第二次北伐之战来推断明军的整体组织力。 在他看来,明军能指挥十万人以上的将领人少,所以朱由检才会将战区一份为三。 镜城、辽东、泰宁、奴儿干…… 这四个点,如果连起来,那对金国的包围圈周长,长达整整六千余里。 同时指挥每部相隔上千里的军队作战,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哪怕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