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cxsm.net\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晨星书门
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 (第2/5页)
中可以用的文官把柄已经用完了。 不过算来、三娘子案前前后后牵扯的官员数量有近一万八千余人,陕西民变大案又牵扯官员三千余人。 大明朝原本九万的文武官员数量,从三娘子案开始,至眼下为止,只剩下了不到七万文武官员。 那二百万胥吏的队伍,经过这次的打击,恐怕也只剩下不到一百四十万人了。 唯一让朱由检觉得有些疲惫的,或许就是同样被查出贪腐的那近五千燕山学子了。 三年时间,毕业的十五万燕山学子中,居然有三十分之一的人成为了他们学习中一直讨厌的贪腐官员,这无疑让朱由检觉得有些唏嘘。 这还是查出来的,如果算上没查出来的,那十五万燕山学子里到底有多少贪官污吏?这点谁也不得而知。 朱由检的模样被顾秉谦看得清楚,而他也小心说道: “殿下,这几年都在兴国,您本身并没有过错,错就错在这些人拿了不该拿的,做了不该做的,挡不住诱惑。” “下官初入仕途时,也曾想过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可奈何每件事都做的十分艰难。” “起初下官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渐渐地下官就明白了。” “事情难做,无非是因为朝纲不正,官场上全无是非。” “做了有功的也不一定会赏,反而做了出错的要被严厉惩处。” “到后来,不做不错,便是百官自保的手段,而这也便是百官墨守成规的原因。” 顾秉谦难得交心,甚至隐晦的也承认了自己也是那挡不住诱惑的一员。 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清楚,自家这位殿下心里有一面明镜。 朝廷财政不足,百官俸禄低,只能借由“润笔银”和各种手段来捞银子。 朱由检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尽管每次都在叫嚣废除“润笔银”却依旧没有真正的执行,因为他知道废除“润笔银”没用。 想要减少官员贪腐,那得先涨俸禄,而百官的俸禄每翻一倍,都是上百万两的支出。 这听上去或许不多,但如果真的算下来却让人有些唏嘘。 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确立的俸禄标准,大明朝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 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 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至…… 到了天启年间,朱由校又按照朱由检的话,将官员俸禄折色为现银发放。 之后朱由校又觉得一直折色有些不好,毕竟粮价一直在浮动,因此干脆就按照五百文一石的高价永久定额,只发现银。 这么一来,大明朝正一品官员的月俸就是四十三两五钱银子,而从九品官员则是二两五钱银子。 这样看来,似乎折色之后,官员的俸禄倒也不是太差,但对比其他朝代的官员,似乎就难登大雅之堂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毕自严开口说道: “俸禄的事情,户部有没有仔细想过应该如何提?” “殿下,下官以为,我朝俸禄并不低……” 毕自严忽的回应,答案让朱由检皱眉,而毕自严也继续说道: “我大明的官员俸禄,经过殿下的调整,正一品的正俸已经达到了五百二十二两银子一年,从九品也达到了三十两银子,次九品的书吏也达到了十两银子。” “算下来,似乎并不算高,但我朝的俸禄并不仅仅只有正俸,还有则例优免。” 毕自严说起了“则例优兔”,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免税,免役。 也就是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