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两百四十五章 《明荷南洋条约》签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五章 《明荷南洋条约》签订 (第4/5页)

  “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每年拿出二十六万两,那公司的运转和资金也会出现问题。”

    “可以看看能不能降低到二百万两,然后一次性付清五十万,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分为九年偿还。”

    “嗯……”

    三人商议了一小会儿,最后科恩试探性问道:“能否降低到二百万两,我们愿意第一年支付五十万两的赔偿,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分为九年支付。”

    “二百三十万两,五十万两今年赔付,剩余一百八十万,分九年赔偿,每年二十万两。”李旦心不在焉的拿起酒壶抿了一口。

    “这……”科恩皱眉,但他也知道,拖得越久,局势就越不利,明军就要价越高。

    “好!”

    瞬间的思索,当即让科恩怀着沉重的心情点了点头,但是他补充道:

    “我们希望能从将军阁下手中购买这样的十艘商船,并请同意我们参与贸易。”

    话音落下的同时,科恩害怕李旦拒绝,因此连忙解释道:

    “我们是欧罗巴在南洋地区人数最多,商船规模最大的公司,每年东西方往返的贸易额超过一百万两。”

    “如果您愿意批准我们购买商船,那我们的规模将持续变大,日后购买的货物也将越来越多。”

    “现在的欧罗巴急需大量的商品,只要我们的规模扩大,一定能为大明天朝带来充足的金银。”

    不得不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在南洋地区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在选人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同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家,一股脑的将顶尖人才留在本地,次等送往美洲,第三等送往远东。

    荷兰可以说算得上是平均分配,也正因为如此,科恩的能力实际上并不差。

    他能在落于下风的时候,还能站在己方和大明两方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有胆子提出这种请求,这样的一切让李旦和黄龙都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科恩制定了逼迫大明开关贸易的计划,并计划失败。

    但从一些角度来说,科恩这个人倒是一个大明能合作的人。

    想到这里、黄龙眯了眯眼睛,随后道:

    “如果我给你三十艘七千料商船,你能增加多少贸易量?”

    “运送好的货物,可以增加二十万两的贸易量。”科恩连忙回答道,显然做生意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一艘七千料商船,三万两银子,你能出多少银子,我们就卖多少。”黄龙眯着眼睛开口,根本不担心科恩带着商船回去拆解后模仿学习。

    说白了、商船和军舰不同,用料也不同。

    大明新式商船和军舰,都是朱由校和工匠们,针对柚木和其他大明本土木材的特性来制造的船只。

    如果没有柚木,那更换其他木头只会增加造船成本,并且船只强度不会有大明新式船只那么强。

    这也是朱由校研究出来的防盗手段。

    毕竟木质风帆商船和军舰,实际上与西方军舰大相径庭,只要看过船只外形和炮口,以及一些水手的cao作方式,就等于盗取了一半的技术。

    剩下那一半技术,只需要不断试错,就能研究制造出来。

    大明只有保持不断地进取心,才能不被西夷追上。

    不过、即便追上也没有用,因为以欧洲眼下的钢铁产量和火炮产量,单独一个国家想要打造出一支甲级舰队都费劲,更别提比拟海军十二卫了。

    因此黄龙才会那么的慷慨。

    与其让欧洲人偷学,倒不如大大方方把船只送过去,让他们知道了造价后,心甘情愿的掏银子来买。

    哪怕几年后、十几年后他们模仿成功,但那个时候的大明海军,谁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恐怖模样?

    经过这次的南征,黄龙也觉得该淘汰一些六千料和七千料的补给船了,七千料以上才是舰队最需要的。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