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汉jianian该死 (第4/5页)
。 但这样的一名将领,就这样死在了回程的路上,着实让人可惜。 “殿下……” 忽的、曹化淳的声音响起,坐在勖勤宫主位上的朱由检也疑惑抬头。 “殿下,万岁宣您前往养心殿,说是要说说碱场堡失守的事情。” 曹化淳解释着,而朱由检闻言也放下军报,拿起另一份军报,起身走出了勖勤宫。 他手里的另一份军报,是来自西南的最新军报。 正月初九,在得知朱燮元领兵在前往镇远的路上,并且携带了众多火炮后,安邦彦和宋万化果断放弃了镇远,撤往了贵南地区。 安邦彦撤往了山高林密的里古州,在古州城屯兵一万七八千人。 宋万化和家将宋安康领兵两万撤退至都匀府,宋安康领兵三千驻守平定关,宋万化退往都匀县休整。 至于包围贵阳的安效良和阿迷侬在知道孙传庭三人领兵前来后,果断撤往平坝卫、安顺州驻防。 织金关则是由安邦彦的儿子安武功驻守,此外入侵广西的罗甸、大平两地土司已经撤回了罗甸和大平,水东宋氏土司之一的宋安化驻守在九司。 除了他们,永宁州的土司也回防了永宁州。 他们似乎早就知道了,一旦明军围剿过来后,自己应该干什么。 “安邦彦这厮,想在贵南地区的山林之中和朱燮元他们打拉锯和持久战……” 朱由检脑中过了一遍安邦彦的想法和做法,顺带大致估算了双方的兵力。 就目前来说,经过贵州平越府王三善、贵阳代巡抚李耘的招募兵马,再加上胡应台、木增,以及朱燮元所部,贵州一带的明军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人。 反观安宋两氏的叛军,在经过奢崇明被围剿而死后,叛军的兵马从十四万跌落到了十万不到。 眼下来说、双方的力量基本持平,不过考虑到王三善和李耘、胡应台等部兵马都是新卒,真实的明军战兵数量应该在八万左右。 即便这样算,时局也比之前好多了。 贵南地区都是山区,土司盘踞之地,强攻不妙。 朱由检记得,前世看奢安之乱这段历史的时候,好像安邦彦就是利用山地战,在河谷和坝子围歼了明军数次,让明军折损了三万多兵马。 这么看来、现在最好不要cao之过急,而是一点点的拔除,一点点的扫除。 云贵高原不比北方,cao之过急只会让敌军抓住痛点,狠下死手。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到了乾清宫门。 同时、他下车走入宫门之中,只有曹化淳紧紧跟着他。 不过、等他走近的时候,便见到了坐在乾清宫主殿主位的朱由校,还有殿上的六科、六部、内阁官员。 “……”微微皱眉,朱由检没说什么,抬步走了进去,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当他走到第一排时,似乎之前被群臣们问的有些烦躁的朱由校也松了一口气,对众人道: “现在齐王到了,尔等有疑问者,皆可询问齐王。” 朱由检才走进来,一口茶都没有喝,朱由校便宣布了继续,这说明了事情确实有些棘手。 “请问齐王,碱场堡失守一事,是否需要追责?” 熟悉的声音响起,朱由检回头一看,是御史冯三元的质问。 面对质问,他轻松道:“碱场堡失陷一事,不仅不应该追责,还应该大大的犒赏!” “犒赏!?”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齐王难不成是把失陷听成了攻陷不成?” 一时间、殿上群臣面露讥笑,只有少数如杨涟、叶向高、刘一燝、左光斗等人没有出言讥讽。 坐在龙椅上,朱由校看着群臣讥笑自家弟弟,心中也有些恼怒,正想出口训斥时,却不料朱由检却突然开口道: “碱场堡失陷,原因是堡内汉商与建奴私通,而黄台吉举兵一万前来,参将金启良还能带领兵马掩护百姓撤退回孤山堡,并且留下断后,以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