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神掌故 (第2/3页)
之后,他将那个太空城打造成了第一个孤悬于星球之外的侠义根据地,并逐步攻略木星附近的太空城市,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大约是在土星附近,一名古老的侠客对他说道:“我觉得,你确实是‘向山’。”就连向山的朋友都觉得他确实与向山一模一样。 第四武神的目标,应该是依托太空城市群,组建一支侠义武装,继而占据木星资源吧。 但是,太空城的体量终归是太小了。 最终等待这些城市群的,是跨越了数十光秒的高能粒子流武器。 这些武器以光速贯穿了城市的核心。 那一日,就连地球上也能看到木星周围闪耀的“微尘”。 第四武神或许是死在超视距轰炸之中,或许又在木星宙域与阿耆尼王率领的军队展开了激战,然后才落败身死。 这已经是快两百年前的事了。 之后第六、第七、第八武神,也都是真性人格覆面无疑。 第五武神则属于“来源不明”。 这种事情,终归是让侠客与庇护者双方都感到了异样。 但是,区块链最大的特性,就是难以修改。扭曲区块链本身所需要的计算力资源实在是过于庞大,与“写入”所需要的资源很不对称。 而由于无数侠客的上传,无数武学的汇总,这个区块链,已经庞大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不过,好在“成为武神”也并非简单的事情。 这并非是像绿林共同记忆那样,直接灌入大量的“感官刺激”就能完成的过程。 在成为武祖之前,记忆的阅读者就必须先发自内心的认同武祖的理念,然后日复一日的思考它,模仿它,去扮演武祖,训练自己的大脑来容纳武祖的“行为模式”。 如此,武祖的思想,才会回荡在那颗大脑的神经元之间。 武神才会诞生。 这也是诞生自地球的第八武神所确认的事实。 并非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就算他有,只要本心之中还存在一丝“杂念”,这个过程就不可能顺利。 而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很矛盾的事实。 “武祖本人的理念会反对武神的诞生”,“侠义”容不下一个不死的神。但是想要成为武神,就必须要认同且包容这个理念。 事实上,研究者们至今都不理解身为真性人格覆面的武神们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才跨越了这道坎。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真性人格覆面都是“意外诞生”的。 只有假性人格覆面才能“有计划的生产”。 毕竟,人类大脑就是这样缺乏目的性的设计,乃演化的“屎山堆砌”。想要给这种玩意重装系统,注定困难重重。 而另一方面,庇护者们不愿意武神不断的出现,而侠客之中,也有许多名侠认为“武神层出不穷,不符合侠义精神”,所以不愿意这种情况继续。 他们倒是不可能删掉区块链,只能相反设法,为“访问”设置门槛。 比如说,双方都在有意识的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