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二十七章 历史人物扎堆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历史人物扎堆现 (第3/4页)

安的声音,贡献之大在抗战期间的所有外国友人中可以排到前五。

    除此了以上两者之外。

    还有一些则是罪行相对没那么残暴的中立偏黑之辈。

    例如.....

    眼前这位弗朗西斯·梅森·萨道义的儿子,欧内斯特·梅森·萨道义。

    此人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中英外交关系的关键人物,其在本土最有名的事迹有两件:

    一是提出在义和团运动比较激烈的地区,应废止科举5年。

    后来在张之洞的缓颊之下,萨道义改成了移地科举。

    第二件就颇有些特殊了:

    他是《辛丑条约》的英方签字人,和李鸿章进行过多次谈判。

    第二点看起来好像有些罪无可赦,但实际上呢,欧内斯特·梅森·萨道义是专门为了这次谈判,才被从霓虹调过来的援兵。

    比起和本土的交集,欧内斯特·梅森·萨道义其实更多活跃在霓虹:

    他曾经在霓虹任职,支持过明治维新,还与霓虹女子武田兼结了婚,育有一子武田久吉。

    他在霓虹的地位,有一些类似司徒雷登。

    因此在本土方面,怎么说呢.....

    欧内斯特·梅森·萨道义没杀过人,但他提出的一些条款也确实让清政府的压力骤增。

    定义方面战犯显然是算不上的,但说是打工人嘛又有些洗白的意味,大概可以说是.....

    帝x主义的爪牙?(这个评价不是我做的,是守常先生在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上写下的评价,狗头保命)

    同时加之考虑到死了一个萨道义,英国方面还可以派出萨道恶,萨路义.....

    因此犹豫过后。

    徐云还是选择救下了弗朗西斯·梅森·萨道义。

    看着面带感激的弗朗西斯·梅森·萨道义,徐云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的道:

    “萨道义先生,我们华夏有句古语,叫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感谢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但是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记住,并且转告你的家人。”

    弗朗西斯·梅森·萨道义闻言神色一凛,不顾自己胸口伤势的疼痛,将右手抚在胸前,郑重道:

    “罗峰先生,我以梅森与萨道义两大家族的名义发誓,凡是我力所能及之事,我将尽力而行!”

    徐云微微颔首,认真的盯着对方的眼睛:

    “我希望你们全家人都记住,是华夏人救了你的命,如果今后你或者你的家人与华夏有所交集.....我希望你们能想起今天发生的事。”

    说完。

    徐云看了眼满头问号的萨道义,没有再做解释,转身离开了现场。

    接着他返回商会驻点,在一处医疗点中找到了汤姆逊和威尔两人:

    “汤姆逊先生,威尔,你们的伤好些了吗?”

    汤姆逊指了指身上的绷带,表情难得一见的露@出了一丝轻松:

    “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性命没有大碍。”

    徐云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眼威尔身边正被五花大绑的一位男子。

    此人的服饰与英格兰军人截然不同,带着浓郁的苏格兰乡土气息,嘴里正塞着一抹破布,不停呜呜的叫着。

    徐云见说看了他一眼,对威尔问道:

    “威尔,这人是......”

    威尔闻言冷哼一声,将此人翻了个面:

    “罗峰先生,你认识他吗?”

    徐云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