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 (第2/7页)

定会颁发给他。

    霍金得到的学术奖项很多,绝大部分是来自他前期的研究成果。

    比如他在1966年,写出了《奇点与时空几何》。

    1968年。

    他与彭罗斯共同发表关于最初时间的论文。

    1971年。

    他发表了《黑洞》。

    1974年。

    霍金在牛顿大学第二次量子引力会议上提出了《黑洞爆炸》。

    后来他还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指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他在天体物理学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获得过爱因斯坦奖。

    至于霍金之所以没有得过诺奖,是因为他做的是理论研究。

    一项物理成果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验,是不足以拿诺贝尔奖的。

    例如英国科学家希格斯,早在50多年前就提出了存在希格斯粒子。

    然而直到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在实验中真正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本人才在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可是希格斯粒子啊,赋予一切东西质量的粒子。

    这玩意儿搁在玄幻小说里就是‘直指大道本源’的万物母气,但没发现之前你就是没办法获奖。

    同样的道理。

    由于迄今为止实验方面尚未发现“霍金辐射”,所以霍金的理论还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自然也就不能得到诺奖了。

    同时提及霍金,基本上还会提到另一个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此人便是杨老。

    舆论方面对于二者的争议持续了有一二十年,从圈内到圈外,提及一人便必然会提及另一人。

    比较客观的说。

    成就方面杨老是要高于霍金的,纯理论方面霍金则要优秀一些。

    截止到目前来看。

    杨老在现有科研领域的综合贡献要高于霍金。

    杨老的成果成为了很多物理乃至数学领域相关分支的根基理论,譬如yang-mills规范场理论、yang-baxter方程等等。

    这些都要比霍金最具代表性的成果高上不少。

    霍金的领先区域则在于理论的援引,例如他的论文引用次数是杨老的两倍以上等等。

    二者的贡献,其实可以用另一个比方来直观的描述。

    在很早很早以前。

    阿基米德开凿了一个山洞,可以住人。

    伽利略觉得山洞太简陋了,他挖了一个坑,想盖房子。

    他就找来了一个叫牛顿的包工头,带着开普勒,胡克,笛卡尔等一群小弟打下了地基。

    后面几百年。

    包括法拉第在内的一群物理学家在这个地基上,盖了一座看起来漂亮而完美的房子。

    然后开尔文说房子盖完了,大家都进去去住吧,所有一切已经完美了,物理学家没事干了。

    就是天怎么不晴啊,头上还有两片乌云?

    结果乌云的制造者麦克斯韦劈下两道闪电,房子塌了。

    麦克斯韦说,盖尼玛的房子,眼光能长远点吗?

    于是包工头二代爱因斯坦出现了。

    他先带领洛伦兹等小弟,盖了一层楼,楼名「狭义相对论」。

    后来他小弟都不用了,在这一层楼的基础上,独力盖了一整栋楼!

    不过这栋楼虽然盖好了,但它的装修却还没搞定。

    后面的科学家,什么史瓦西啊,霍金啊,都是在爱因斯坦这栋楼上搞装修的。

    霍金差不多就是装了一面墙。

    盖完这栋楼后。

    爱因斯坦又喊上了普朗克,波尔,海森堡等人,在隔壁盖了另一栋楼,也就是量子力学。

    从外观上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