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大的要来了(7.4K) (第2/5页)
> 徐云闻言沉吟片刻,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了笔记本,登录上了极光系统。 随后他将笔记本往赵政国面前一推,说道: “赵院士,数据我都传到了极光系统里,唔...从这一行开始都是。” 赵政国稳稳接过笔记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结果看了没一会儿,他便讶异的抬起头: “s波分离式32.7?这么轻?” 众所周知。 s波分离式越低,便代表着s波相移越长,也就是散射振幅越低。 这是啥意思呢? 这就像玩蹦极。 由于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的缘故。 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耳根在落下后产生的振幅是不一的,越轻的人波动...或者说振幅就会越小。 Λ超子是质量最小的一种超子,而赵政国他们观测到的4685Λ超子,又是所有Λ超子中质量最轻的一种。 也就是它的s波分离式是最小的。 但哪怕是4685Λ超子这种超轻子,它的s波分离式仍旧高达34.2。 可眼下徐云推导出的这个微粒,s波分离式却只有32.7。 换而言之。 徐云推导出的新微粒,质量要比现有的4685更轻! 这就很有意思了....... 随后赵院士继续看了下去。 几秒钟后,他的眉头又是一挑。 在微观领域中。 微粒的轨道涉及到了极深的角动量问题,因此每个微粒的运行轨道一般都会相隔很远。 用现实的比喻就是a和b是两块能够相吸磁铁,它们想要在冰面上滑动,彼此之间的距离必然不能太近。 例如隔个三米五米的才行。 但眼下徐云推导出的微粒却不然。 它和4685Λ超子的轨道相当于只有现实里的五六厘米,二者却互不干扰,这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一种情况。 想到这里。 赵政国立刻端坐起了身子,从身上掏出了一把钢笔和一张纸,认真的核算了起来。 沙沙沙—— 笔尖滑动的声音在静谧的会议室内如同一道天然的白噪声,令人的心绪莫名的有些平静。 徐云和潘院士就这样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赵政国的计算成果。 俗话说得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赵政国作为国内粒子领域的领军人之一,在相关方面的造诣要比徐云甚至潘院士都高不少。 就像脉搏一样。 普通人摸脉搏可能只能感觉到吧嗒吧嗒的震动感,但老中医却能以此判断出你的身体状态,什么时候开席等等。 二十分钟后。 赵政国长呼出一口气,缓缓放下笔,拿起水杯轻轻的呷了一口。 此时徐云注意到,他的手指似乎隐隐有些颤抖。 几秒钟后。 赵政国放下水杯,转头看向潘院士,感慨道: “小潘,继小陆之后,你又带了一位好学生呐。” 潘院士瞥了徐云一眼,意会道: “赵院士,小徐的推导是正确的?” “怕是不止是正确这么简单哟。” 赵政国摘下眼镜,食指和大拇指揉了揉鼻梁骨,随后说道: “按照小徐计算出的结果,那条轨道中很可能存在一枚特殊的粒子,并且与4685之间的关系很可能符合......” “介子交换理论。” “介子交换理论?” 听到这个词。 潘院士微微一愣,旋即瞳孔骤缩。 介子交换理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