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美人鱼》原版编曲了解下? (第4/5页)
...... 陆仁一边似在自言自语地解释,一边熟练地将对应配器音效拖入音轨。 旁边三朵花姑娘听不到具体编曲的音效,但看到陆仁此时cao作的速度,都惊呆了! 在茉莉的眼中,陆仁选择配器和调整音轨的速度太快了,根本不像是在临时编曲,而似乎早已构思好这一切,这一切不过是有手就行。 她想到了自己的初学编曲时—— 嗯,这个鼓音色不错,加进去试试,嗯,不搭,难听。 诶,这个是不是该加吉他了,我试试,嗯,不行,难听。 逛一逛采样库,随机点几个音效听听看,哎这个不错不错,收藏下,可以用在另外一首曲子.... 就这样在采样库逛了一个多小时,编曲还是没进展。 哎呀,好难,我看下有没有现成的编曲‘借鉴’下。 十分钟借鉴完后听一下—— 我是废物,抄都抄得这么难听..... 再对比陆仁此时的编曲速度,她们只觉得比她们抄编曲都还快。 她们根本就不会想到, 此时的陆仁基本等于作曲人附身,他是把美人鱼的原版编曲基本一比一呈现了出来。 即便这首歌并不是林俊杰本人编的,但是作为歌手,这些编曲肯定是在第一时间听过无数遍,甚至有参与部分编曲,只是不署名罢了。 像周董就有这种严重的原创洁癖,只要不是自己全部完成的,他一般都不署名。 比如《夜的第七章》的编曲框架思路和弦乐基本都写得差不多了,钟兴民主要加入了前奏渲染悬疑感的打字机声和细调部分思路细节。 只要是对自己作品负责的歌手,编曲的记忆肯定是在脑中的。 但仅仅抄原版一样的编曲,还不够。 陆仁清楚地记得周董《美人鱼》的前奏杀有一个鲸鸣的音色采样,可以说是整首歌的神来之笔。 他在编曲软件的采样库中搜索‘鲸鱼’字样。 同时再度切换到[周杰伦]身上,快速试听了好几个,终于找到了最接近于周版《美人鱼》前奏的鲸鸣声。 接着再拖入到放到林俊杰版《美人鱼》的前奏音轨上,调整了淡入淡出的时间,一点点地摸索找出与原版编曲最融合的那一个点。 在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后,陆仁双手离开了键盘。 “戴上耳机,然后闭上眼睛,重新再听一下。” 陆仁很自信地让三朵花都戴上无线监听耳机,要求必须闭上眼重听《美人鱼》的编曲。 之所以闭眼听,是为了关闭视觉信息。 大脑在只接收到声音信息时,会让更加容易沉浸在声音带来的想象空间中。 茉莉戴上耳机前有些思绪纷扰,心想这才十分钟不到,你就好了? 时间这么短,质量肯定也不高吧? 然而, 随着陆仁点击开始播放, 耳机中传来了一声悲伤的鲸鸣,这一声鲸鸣悠扬又清澈,却带有几缕难以言说的哀伤,一下子把她震住了。 然后随着连续的几声声鲸鸣,她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紧接着,是轮船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和鲸鸣声缠绕在一起,在耳边越来越远,似乎慢慢消失在了海天一线处 之后,前奏旋律正式登场, 那一声声拨动心弦的古筝响起, 她感觉自己像是浸入到大海深处,一点点地往下坠落。 弦乐声声如青发, 她的长发在海水中漂浮飞舞,她的双眼直视着海面上的那道人影。 此刻, 她就是那条坠入大海的人鱼, 她紧盯着那道在海岸上徘徊的人影,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