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伤离逝 (第3/4页)
真人起身,姚守宁见她动作有些吃力,连忙上前帮忙。 两人合力将静清真人遗体放平,躺在了床榻之上。 季兰婆婆如平日那般牵了被子替她盖上,接着吸了吸鼻子道: “虽然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真人既然交待了,我便会做。” 她又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静清真人的遗体,泪珠再度涌出,连忙转身提起手背擦了擦: “你们跟我来。” 姚守宁还在哭,有些犹豫,季兰婆婆却道: “快来吧。” 她的眼睛红肿,但见姚守宁哭得伤心,脸上却露出亲近之色,伸手去揽姚守宁的肩,轻声哄道: “真人她是含笑而逝,可见内心是全无遗憾的,她既然有吩咐,想必是正事紧要。” 其中道理姚守宁也是明白的。 只是她心中感觉惆怅极了。 她年岁还小,没有经历过生老病死的分别,这位静清真人传奇的一生,以及在她临死前,双方的一番谈话,将这种生于死的别离伤感放大。 “我明白的。” 姚守宁轻声说道,又以手背悄悄擦了下通红的眼睛,含糊不清的道: “我只是有些难过。” “我明白。”季兰婆婆的目光更加柔和,却点了点头,自己率先起身,招手示意两人跟在她身后。 外面的庵堂也是十分清静,两人之前进屋时已经大致打量过,只是此时再出来时,自然看得更加清楚。 庵堂并不大,被两侧的柱梁一分为二,内里供了尊观音像。 只见那观音像乃是上好玉石雕成,通体水润光泽,端坐于莲台之上,整体高达半丈以上,神情慈和,应该是这间小庵堂内最光鲜亮丽的颜色了。 季兰婆婆收拾了供桌上的香烛炉,陆执帮着将桌案移开,几人想起静清真人的话,陆执敲了敲那观音,指节下传来沉闷的回音。 “当年先帝令王妃别院另居清修之后,便让人雕刻了这尊观音像,耗时半年才成。” 她眼含泪光,说话时转头往左侧厢房看了一眼:“真人平日最是恭敬,日日亲自擦拭呢。” 几人又都沉默了片刻,接着季兰婆婆擦了擦眼泪: “我在这住了三十一年,竟不知道这观音座下,还另有玄机呢。” 她强颜欢笑,陆执试着抱了抱。 那观音像乃是以上好玉石雕刻,重逾千钧,但他力量非凡,这一运力提抱,照理来说那石像纵是再沉,也应该被提起来了。 可世子运气提了数下,那观音像却纹丝不动。 “当年装置此物的时候,是由皇上派人过来打造的,说是在地底之下打了基座……”季兰婆婆解释着。 “底座有机关。” 姚守宁想起静清真人的话,提醒了一声,陆执这才抱着观音像用力一转—— 这一转之下,那石像果然动了。 ‘喀喀!’ 两声沉重至极的声响传进众人耳朵,那声音仿佛年久未用的机关链条被启动,又似是巨石相磨时发出的沉闷声响。 陆执眼睛一亮,再转之下,那慈眉善目的玉观音被他转了个圈,接着地面颤动。 机关被打开,玉观音的下方突然露出一条长宽俱约两尺长的正方形漆黑地道出入口。 “果然有秘道!” 世子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喜色。 季兰婆婆在此住了多年,也是第一次得知这个秘密,静清真人虽说知道有这么一条地道在,但她在生时一直牢记先帝嘱托,从未试图去探寻过,因此她恐怕也没见过这密道的模样。 此时季兰婆婆取了油灯过来往下一照—— 只见一条石阶绵延而下,延伸至黑暗的远处,昏暗的灯光照不到密道的尽头。 下方传来回声幽幽,从声音听来,怕是地道深极了。 “我们下去看看。” 陆执率先跳入那密道之中,向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