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是故友 (第2/4页)
r> 那时两人萍水相逢,陈太微只是大庆之中一云游小道,看上去年轻俊美,不过二十来岁。 当年的张饶之也还年少,却颇有才名,心气极高,一般人难以被他看在眼里。 却在与陈太微相遇之后,惊觉这个道士谈吐不俗,见解高深,当下引为知己。 陈太微那时评断他的这几句话,最初的时候张饶之并不以为意。 大庆重文、重道,文儒昌盛,天下能人辈出,要想成为文人领袖,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张饶之年少成名,胸中满含抱负,意图辅佐帝皇,成就不世之名,自然将这道士的话当成一种对自己的美好祝福,及恭维。 时隔多年之后,张饶之果然修出浩然正气,成为名闻天下的大儒。 而他也受先帝器重,迈入朝阁,受天下文人追捧,一时风头无两。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老师声名越是鼎盛,夜里却时常想起年少时相识的这位‘道友’的提点。” 说来也怪。 这一文、一道仅在年少时期有一面之缘,当时那年轻道士说过的话,后来张饶之不知听过多少更加辞藻华丽的夸奖了。 可却从来没有哪句话,有‘他’说的那样深刻。 “浩然正气修行到极致,与天地之间的联系便更加紧密。”柳并舟话锋一转,又提及另一个话题。 但屋内却没有人贸然开口打断他,因为知道他此时突然提起这事儿,必是两件事情有关联之处。 唯有姚若筠若有所思,眼中更添坚定、狂热。 “‘他’的话老师初时不以为意,但随着修行的增加,他却越发觉得当年见过的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似是透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令他看不清楚。” “仿佛——”柳并舟以古怪的神情道: “仿佛有个人在他脑海之中下咒,让他这些年的名利地位,都是顺应着那人当年的话在走。” “这是什么意思?” 柳氏听到此处,终于忍不住了: “一般来说,不应该是认为‘他’的话果然应验了么?” “确实如此。”柳并舟点了点头,叹道: “一般人看来,只会认为当年‘他’说的话果然应验,但我的老师却觉得,因果相反了。” 张饶之初时也觉得自己是被那道人言中,但后面他修行越强,就越觉得自己这些年的青云路,仿佛顺应着那年轻道士的安排在走。 “怎么可能呢?” 姚守宁也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道: “他难道有未卜先知的力量吗?” “我不清楚。” 柳并舟这话是出自真心,他摇了摇头。 “自那之后,我的老师越发觉得不安,再加上他从一个前辈的口中,得知了一个皇室的秘闻——” 说完,他的目光落到了姚守宁的身上: “守宁儿应该知道了吧?” 除了姚婉宁之外,其他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姚若筠心中那股‘井底之蛙’的感觉越来越浓,几乎压抑不住。 “对。”姚守宁点头,见家里人好奇的目光,直言道: “皇室有传言,三十一代而亡。” “……” 这话一说完,柳氏与姚翝的眼皮都疯狂抽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