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9章 胡骑又来 (第2/4页)
有些低落:“吃饱了,不想家。” 谢玉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呀,吃饱了,不想家。” 早就是一个人,乱独行的谢玉,已经习惯独行的漂泊,或许这也是葫芦印记找上谢玉的一个原因吧! 虽然缺些孜然,但戍卒们对谢玉鼠串烧烤,还是满意不行。 夜晚,谢玉正在打坐。 突然,又戍卒猛的拍门。 谢玉快速惊醒,猛的抽出枕边粗铁剑。 喊:“谁,何事!” 戍卒:“伙长,不好了,黑石烽燧堡那边有警事,有胡骑来犯,人数在百人之上。” 谢玉:“什么。” 冷静了下,又道:“按规矩,向下家鱼窝子烽燧堡发警情。” “诺!” 谢玉快速穿衣穿皮甲后,又把分给小河堡的烂扎轻甲,穿上了。 情况不明,还是全部武装好,起码能给麾下戍主警示和信心。 谢玉登上哨台后,已经有戍主按规矩,点燃升起警讯火堆。 烽火传讯,这时最古老,也是很有效率的古代作战警讯方式。 谢玉明白,那百十人的胡骑出现,代表着前一段的草原胡人部落,在陇西会战失利后。 内部一番争权夺利后,无论是胜者或是败者,终于又打成了共识。 胜者需要,外部刺激转化内部矛盾怨气,败者需要证明自己,也不是完全失败。 于是,使起了经常草原部落对战中原人的战术。 派遣百十的胡儿,单骑走马,来到中原之地,大肆破坏,兼职打草谷。 这样的百十游骑最可恨,灵活,狡诈,残忍,既然能就食与敌,减少本部粮食消耗,还能消减中原人的战争潜力。 为几年以后,积蓄足够战力后的新一轮会战,做准备。 看来春季的那会战,没有打灭胡人元气。 一般来说,根据历史规矩,在古代每年春季,实力强横的中原王朝都会派骑兵北上草原。 此时中原王朝的战马冬季靠着充沛的粮草贴了一声膘,草原上的马一个冬天饿得瘦骨嶙峋。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不管是草原上的胡人游牧部落,还是中原王朝的边军,都不会轻言兵戈。 而到了秋天,草原上的马儿缓过劲了,便会南下劫掠。 不让谢玉过多感慨。 突然,一个戍卒喊道:“不好,伙长,鱼窝子烽燧堡的火堆灭了,莫不是出事了。” 谢玉一看也是,心中也是一惊,但还是稳健道:“莫急,或是出了意外罢了,一会儿,火堆就能升起来。” 这个一会儿,一直到天亮,都没升起,大家知道,鱼窝子烽燧堡应该已经被胡人攻破,完了。 看到大家落寞的神情,谢玉:“也不知道鱼窝子烽燧堡讯息,传的怎样,按规矩,该去查勘一番,后把鱼窝子烽燧堡警讯升起来。” 听完谢玉这么说,场面一静,大家自然是知道其中危险的。 然后,就有戍卒道:“伙长为国捐躯,就在此时,让我去吧!” “我……。” “我……。” “让我去……。” 谢玉:“谁都不要去,按不能是胡人的调虎离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