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六章、大时代 (第4/6页)
了南氏的名下。 在天台上眺望了一会风景,南易就下楼到游泳池边的躺椅坐下,向校花招了招手,校花立即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文件纸递给南易。 文件纸上是关于富国银行的一些资料,从发展历程到经营理念、股份构成应有尽有。 相比较花旗银行,南易更喜欢富国银行,这既有南氏根本不可能得到花旗话语权的原因,也因为南易不太喜欢花旗里面太复杂的人事关系。 而富国银行,南易不但可以惦记它的话语权,而且,他主观上也很喜欢富国银行的“清苦”理念,以及它的风控手段。 去年,富国收购了克罗克银行,富国的高层立刻就给克罗克银行的高层下了定论——克罗克银行的原班人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不合适的人选,他们都是一些接受过最高等教育、拘泥于经典银行经营模式的经理人。 克罗克银行设有专门的主管饭厅、大理石装帧,富丽堂皇,还有专业水准的厨师和价值50万美元的餐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国的“清苦”文化,他们管理者的就餐待遇与大学生食堂一般无二。 另外,富国银行很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在风险的分散化上做得很好。 富国拥有80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客户一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这样就把业务的风险给分散化,使其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因为风险分散化,也使富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比其他同行要低得多。 并且,富国有一个和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它的分支机构不叫分行,而是叫做“商店”,这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叫法。 富国很注重销售,尤其是交叉销售,平均起来,它可以向一个公司客户推销5.3个金融产品,向个人客户平均推销4.6个产品。 这种交叉销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富国对客户资源的利用能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家银行只做储蓄和贷款,不做其他的理财产品是没前途的,特别是高风险的理财,可以把高风险基金给融入进去,顺风时就食于敌,逆风时就食于客,只要能拉到客户,基本旱涝保收。 另外南易也有打算介入到保险业,只要精算师能设计好保险产品,计算好赔偿概率,保险业可以说是有赚无赔,如果胆子够大,敢赌受保人不识字,那利润就会更大。 可不管理财还是保险,都是南氏没有浸yin过的领域,如果能收购一个已经成熟的企业是最好的,上手会比较容易一些。 随着南易往后翻阅,在富国的优点之外,他也看出了几个缺点: 富国银行不是一家国际性银行,在海外并没有太多的“商店”,它的97%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羙国本土,而且业务重心放在西部,东部的影响力并不强,可以说是一家“区域性银行”。 而且交叉销售代表着要把一个客户从头吃到脚,恨不得一个客户把银行的产品都给买个遍,从高层来看,只要把控好看似不会出问题。 可从下层业务人员的角度来看,为了完成销售目标,为了获得更高的提成,业务人员很可能忘记“以客户为本”的宗旨,会在未经客户允许的前提下私自开通客户并不需要的业务,或者用欺骗性的方式引导客户开通不需要的业务。 这不是南易杞人忧天,而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富国银行迟早会在这方面栽跟头。 而且富国银行手里有大量的西部房地产贷款,是羙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银行之一,一直在第一和第二名之间徘徊,富国也是全美主要银行中商业地产贷款比率最高的银行,5倍于净资产,这就很危险了。 南易从校花手里要过电话,打给了蕾切尔。 “蕾切尔,现在西海岸的房地产供求情况如何?” “boss,稍等。” 南易听到对面电话被搁在桌上,也听到蕾切尔叫人拿资料的声音,大概过了两分钟,蕾切尔的声音再次响起。 “boss,西海岸的房地产供求已经趋**衡,照目前的形势发展,用不了两年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银行要有大麻烦了。” “听着,对富国银行展开细致的调查,特别是它的负债率,以及在客户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