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2章 租比买划算 (第3/3页)
。 这是最后的杀招。 等以后做移动通讯产品了,就把朋友网集成进去,把朋友网的信息流功能变成朋友圈,从而形成产品的迭代和关联。 唐斌辰刚回国,需要倒时差,所以显得很疲惫,周不器就说让他先回家休息,放假三天。 唐斌辰却摇摇头,郑重其事的道:“有一件事,我觉得咱们必须要行动,而且越快越好。” “什么事?” “挖人。” “啊?” “从硅谷挖人!” 唐斌辰双目发亮,就像两个灯泡。 王星在旁补充道:“刚才回来,我们聊了一路,的确是这样。紫微星的定位是智能和数据,这背后缺少不了技术的支持。可仅仅靠国内的技术力量是不够的。硅谷才是高端技术的源头。” 唐斌辰感慨道:“老板,这次我去Facebook工作快一年,感触颇深啊。以前我觉得我技术就够厉害了,这次去了硅谷,才发现那边的工程师,每一个都比我强。” “不至于吧?” “至少都不比我差。” “华人吗?” 唐斌辰无奈道:“只能是华人,咱们想招外国人,人家也不来啊。华人就足够了,硅谷各大高科技公司,华人都是中流砥柱,在各大研发团队中都有位置。” 王星眯起眼睛,意味深长的说:“硅谷是标杆啊,他们在研发什么技术,甚至在做什么项目,我们都不知道。只有把人挖回来,才能了解他们的内情,跟上步伐。” 直白的说,就是从硅谷巨头的科研项目里挖人回来。 最好能偷偷带回一些代码。 这已经是圈里很普遍的潜规则了。 不止是科技圈,其他圈子也一样。 比如医学领域,去欧美的实验室或者医药集团观摩一段时间,回国之后,就模仿做出来一款相似的产品,在国内申请专利。写出论文,说不定就能申请院士了。后来欧美发现了,就很抵制国内派出去的学习团队。我们就只能去韩日,也是模仿、申请专利。然后就发现,韩日的东西,特么的也是模仿欧美的。 唐斌辰道:“据我掌握的情况,Facebook正在做8个技术性的项目,有数据中心时间上的一致性、有流量控制、有分布式缓存,有容灾措施、调度与监控、PHP的加速优化,还有HayStack和Scribe。目前来看,朋友网是比Facebook强,可他们的技术储备太强大了,等这些项目起来了,就能在体验上超越朋友网。” 周不器晕乎乎的,又忍不住好奇:“简单说一下,都什么意思啊?数据中心的时间一致?” 唐斌辰道:“就是要分布在各地的服务器没有时延。比如你在首都,在朋友网相册中删除了一张照片,可是南方的服务器如果不能及时跟进,南方的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仍然能看见这张照片。” 周不器眉梢一挑,看向王星,“这跟程秉皓说的差不多吧?” 程秉皓说了,最近他要牵头做一个新项目,让资料库能够全国同步。比如微点百科,在首都修改了内容,要第一时间响应到全国所有服务器中,马上修改。 技术都是相同的,运用到的底层算法逻辑是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