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  (第1/2页)
    斜阳日暖。    辅汉将军府,前院。    出入的都是官吏、兵丁,走廊上、门口,到处都是持矛佩刀身穿战袄的战兵。    这些战兵露出虎狼之色,看谁都仿佛是刺客。    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事实上,这只是辅汉将军府的日常。    吴年同时与蒙元、楚国为敌,项上脑袋价值万金,封侯。辅汉将军府的戒备要是不森严点,没准真就混入了刺客。    身为吴年亲兵将的王贵、张声,以及旗下的将士,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大门口。    一位青衣官吏站在门前,抬头张望,神色焦急。忽然他眼睛一亮,走向前去,说道:“张大人。你可算是来了。另外两位大人已经坐了半个时辰了。”    来人二十七八岁的相貌,面容秀气,肤色白皙,身材修长瘦弱,似乎一阵风都能吹跑,外罩一件蓝色长衫,很是文质彬彬。    他的身后跟着两个长随,一个牵着一匹小毛驴,一个背着书匣,以及一队十一人的护卫。    来人对青衣官吏一抱拳,弯着腰歉意道:“李大人。真是抱歉了。路上遇到了一点事情,拖延了路程。”    “虚的就别说了,快进来吧。将军、长史都是日理万机。抽出时间来见你们不容易。”    青衣官吏似乎与来人关系很是要好,一边很随意的说着,一边抓住了来人的手,便往将军府内行去。    至于长随、护卫,都由另外的人安顿。    来人叫张海平。今年二十八岁,出身于辽东黄龙府。在蒙元人没有入侵辽东之前,是个秀才。    蒙元入侵之后,逃难到了北山堡。因为那个时候,北山堡难民太多,不容易管理。    吴年就把难民给重新组织,设立最基本的官吏亭长。    张海平那个时候就是亭长了。后来吴年勒兵与四个万户大战,攻占九座城堡,在战后,他被提拔为堡主。    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有非常丰富的基层执政经验。    这一次吴年让刘知行举荐官员,提拔为县令。张海平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现在八字还没一撇。能不能成事,还是两说。    毕竟刘知行只有推举权,而没有决定权。    权力握在吴年的手中。    张海平很渴望获得这个机会。他虽然是个秀才,但是读书的才能并不突出。要是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考中举人,进士,再当上县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蒙元人南下,对于辽东百姓来说,毫无疑问是个灾难。    但是辅汉将军吴公,率领他们抗击蒙元。    他是竭尽全力支持的。而他也意外的发现,自己很有当官的才能。这是命运的变革。    他希望抓住这个机会。    “呼。”张海平深呼吸了一口气,表情变得极为认真,瘦弱的身躯尽量的昂首挺胸,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    很快。张海平便在青衣官吏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座小客厅内。    主位上没有人。    左右的太师椅上,各坐着一个人。一人三十七八岁的相貌,圆脸,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