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炸了!真的炸了! (第3/4页)
br> 当然要躲! 王谧的话还没说完,将军士兵就全都跑远了。 不是对他言听计从,而是对这火药的恐怖威力,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还没等火源靠近,大家就溜了溜了。 “稚远,危险的反而是你吧!” “快点躲开吧!” 火药一旦炸开,颇为突然,它是如何给人们造成伤害的,现在大家都已经熟记于心。 越是离得近的人,越是容易受到伤害,而那种伤害的形态,谁都承担不起,不跑等着什么呢? 若说现在距离火药包最近的人,当然只有一个。 那就是现在战场上官职最高的那一位。 王谧,王侍郎! 别人都为王侍郎担着心,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却见王侍郎本人现在是气定神闲,好像个真正的勇士一般。 胆气无双。 “不怕不怕,我早有准备。” 准备? 能是什么? 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啊! 多亏了后方晋军们极强的战斗力,这才给了王侍郎在这里装腔作势的底气。 准备当然是有的。 王侍郎惜命如金,哪里能让自己轻易受伤? 只不过是他的精心准备,这些正宗的晋人还看不出罢了。 临时制作的火药包十分简陋,这要是在近现代,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来使用。 不过是用厚布片再填充了一些废纸层层包裹而成的半成品而已,或者说,这种东西连半成品都算不上。 因为,来到晋末,王谧才惊奇的发现,棉布这种在近现代随处可见的织物,在这时,居然是找不到原型的。 要知道,想要制作初级的炸药包,易燃又厚重的棉布是必不可少的。而现今流行的丝绸织物、粗布织物都太过轻薄,根本就无法把炸药包捆扎的特别规规矩矩,做成方块状。 这个年代的粗布衣裳都是用木棉、麻料做成的,根本就不是现代常用的棉花。 而那种材质的棉花,至少要等到唐朝才会从印度远渡重洋而来。 王谧望向那一排堆放在南阳城墙下的火药包,深深的叹了口气。 歪歪扭扭,没个正经的模样,真是给他小王丢人。 没办法,凑合着用吧。 炸药包虽然做的粗糙,但该有的预防手段,却是一点也不缺。 为了防止被暴突的火药伤害,引线被做的很长,特别长。 平铺着延展开,那种距离,就算是被点燃也足够一个成年人飞奔着跑开,逃到安全之处。 饶是准备充分,这个火药包也是磨蹭了许久才终于点燃的。 都怪这南阳城外的环境,实在是糟糕。 本来,一切进展的都十分顺利,南阳城下虽然有一些陷阱,障碍颇多,但是吧,这些障碍都对火药包的使用构不成威胁。 然而,壕沟出现了! 最可恨的还是,壕沟里面还有水! 众所周知,火最怕水! 火药沾了水也绝对是炸不响的。 在刘裕他们考虑王谧的人身安全之前,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那就是,火药包当真可以炸响吗? 要是点不着,别说是炸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