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七章 寄奴来建康,挺好的  (第4/4页)
果然狠辣。    在晋朝,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别人家的统一大朝廷,凡是涉及军国大事,人事任免,那都需要摆到朝会上,经过群臣认认真真的讨论,方才可以施行。    可是,大晋朝就不同啦,皇帝都是个懒鬼,日常不爱上朝,身为权臣的各位世家子弟,派头也是大大的,很多朝会,皇帝都来了,他们还不来。    就算有重要决定,没有他们的首肯,那也是推行不下去的。    “谢公的意思,想让寄奴来建康做什么?”    冷静下来之后,终于还是要面对现实,谢安想把刘裕放到什么职位上,这才是现在需要关注的重点。    几个京口起家的朋友,能聚到一起,也算是一桩好事。    “听说是在禁军里当个卫帅。”    “谢公的意思,我听着,似乎还想把刘裕放到你家将军的麾下。”何迈看着王谧,努力回忆道。    我家的将军?    那不是王默,就是王荟了。    凡是领军将军的麾下,都有左右卫帅数人,从官位上来讲,大约相当于六品的将军。    在京口北府兵里,刘裕现在也是六品的将军,到了建康,他是不升不降。    但是待遇上,绝对是刘裕占便宜!    京口的将军确实更有实权,毕竟身处地方,虽然京口距离建康已经很近了,几乎就是一伸腿就能够着的程度。    但是,只要不是在建康城的管辖范围之内,就还有很多的cao作空间,自由度很高。    你看,刁家人十几年来一直在京口作威作福,为非作歹,朝廷是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吗?    他只是懒得管而已。    但是,地方官的待遇还是有限,并且,能够捞到的油水也不多。    尤其是刘裕这种初到北府,才刚刚展露头角的新人,更加不能把好处都揽到自己的兜里。    于是,正经的朝廷俸禄就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在晋末,朝廷还没有正式的俸禄体系,但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要有维持生计的钱财,那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个年代的俸禄,基本上都是以禄米的方式来兑现,比方说,京口地方官的禄米,朝廷基本上是不太过问的,都由北府内部决定。    北府僧多rou少,明明是同样职级的官员,在地方上,也许一个月只能得到几斛粮食,可是到了建康,就可以得到几十斛!    认真来讲,其实刘裕的家庭负担并不算重,不过就是一个老母加两个弟弟。    再过几年弟弟们也能出来做事了,一旦能到建康来任职,绝对是金饭碗。    “职位倒是还不错,可惜的是,寄奴一旦脱离北府,我们的大计,就要推迟了。”    调虎离山,无外乎是如此。    禁军虽好,可是,刘裕的头上还顶着许多位将军,在建康,他能发挥的余地就要小得多了。    况且,这就破坏了王谧借由刘裕,间接控制北府的目的,没想到,他这只孙猴子,还没要上天,就被谢安一掌拍了下来。    “既然木已成舟,那也只能先如此了。”    “寄奴还从没来过建康,来看看,也挺好的。”    看到王谧能够自我开解,何无忌也很欣慰,何迈更是松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