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 (第2/3页)
烤化。 还有就是,油纸毕竟便宜,改蜡之后,所用的蜡还不能太贵,否则每一发弹药打出去,都要耗费掉一些油脂,如今天下百姓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咱也该尽量节俭。” 沈树人点点头,随口提醒:“蜂蜡不行,那就试试石蜡之类的,有研究方向就好。实验的时候不用怕试错费钱,只要把实验结果都记录详细,哪怕是失败的实验也是很有价值的。” 吩咐完之后,沈树人就跟宋应星一行告别,当天晚上,就带着自己的家眷和幕僚,踏上了长江江船、顺流而下。 宋应星最后提到的那个问题,倒是提醒沈树人回忆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个历史事件—— 他前世小时候,读外国历史,读到1850年代发生在阿三国的抗英大歧义,就非常不解。 因为书上说,那次的导火索事件,是英国殖民军不尊重当地人,逼着那些不吃猪rou的当地士兵、用牙齿咬开猪油封子弹,结果就兵变了。 沈树人小时候理解不了子弹为什么要油脂封住,当时他以为只是为了防锈。现在才恍然大悟: 早期后膛装填枪气密性太差,如果能用稍硬一些的油脂来封子弹,油把缝隙腻住了,便能大大缓解开火瞬间的漏气,膛压损失也能明显降低。 沈树人不至于在灾荒之年用猪油封子弹,猪油效果也不好。以后他手下精锐部队装备的后装枪,子弹就由纸壳弹升级为蜡壳弹。 生产弹药的时候,先把蜡融化了,然后浇在基本塞满火药和铅弹的模具内,让蜡上下左右各个方向都把火药和铅弹包裹封住、定型成一个圆柱体,再冷却脱模。 这样的弹丸还硬一些,不像纸弹壳那样容易变形,后装时因为子弹变形而塞不进去的情况,也能缓解不少。 虽然这样生产肯定会慢一些,但成品样子估计能跟后世的现代霰弹枪喷子弹筒差不多。 沈树人都忍不住联想到吃鸡游戏里的12号霰弹了,两者唯一的区别,只是沈树人的蜡壳弹在发射前,还是要先手动把底部蜂蜡戳破再装填、让发射药能跟膛底点火孔接触。 燧发枪毕竟不是击针枪,没法直接靠刺穿底火激发,一定要确保发射药跟燧石砸击的火星碰到一起。 …… 宋应星那边的后续研发进展,都是沈树人离开之后才取得的,沈树人一时半会儿当然也无法得知。 腊月二十七夜,沈树人带着陈圆圆、李香君,一些幕僚,还有心腹家丁沈福等人,外加几艘护航亲兵的战船,行色匆匆地从大冶县顺江而下。 为了赶时间,沈树人让船队昼夜航行,不用靠岸,水手可以轮班休息。 大冶本就在湖广和江西交界,距离九江不过一百五十里, 所以沈树人在船中最豪华的舱室内、搂着陈圆圆李香君,左拥右抱安安静静睡了一夜,第二天黎明就已经到九江了。 陈圆圆睡眼惺忪地揉了揉脸,朝舷窗外探出去看,发现船竟然暂时在鄱阳湖口的码头上泊靠,也是颇为惊讶:“居然这么快,看来除夕还能赶上回南京呢。” 沈树人是被陈圆圆吵醒的,有气无力地随口说: “后面就没这么快了。隆冬时节,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