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忙,第二更估计晚上,顺手发个单章。 (第1/2页)
刚见客户回来,还没码字,看了书评,服了。 有人说守城损失还比别人多,我说我写这段时特意斟酌了下,就是免得有人看不懂,所以前前后后写得很清楚,结果还是看不懂、 河清之战截止目前已4个月。 第一阶段,夏军主攻,对手是张慎思。 攻河清县三个据点损失1.1万人,全歼5000汴军。 第二阶段,汴军增兵,夏兵主守。 守城历时一个多月,夏军损失6000人,汴军损失1.5万人。 侧翼怀州战场:夏军损失500,汴军损失2000。。 就这,居然有人能看成守城损失比人家还多? 还有人聊起杨行密,其实以前就和他对线过,但他对杨行密是怎么赢清口之战的避而不谈,可能是杨行密粉丝吧。 一、清口之战爆发时间:897年12月。 二、大背景 (1)894年10月泗州刺史张谏降杨行密,当年年底,杨行密派人去汴州卖茶,被扣下,这是双方关系恶化的起因。 (2)895年正月,杨行密趁朱全忠主力在山东,突然派兵北上,袭占濠州、寿州,并纵兵劫掠邻近地区,同时攻朱全忠附庸鄂州杜洪,双方关系正式破裂。 (3)朱全忠派义子朱友恭率军万人南下,救援杜洪,在黄州大破淮南兵,“时淮寇据黄州,友恭攻陷其壁,获贼将瞿章,俘斩万计”。 (4)897年,朱瑄战败被杀,朱瑾、史俨、李承嗣等人南下投奔杨行密,行密“得瑾劲骑,而兵势益振”。 (5)天平、泰宁二镇被灭后,朱全忠决定消耗杂牌,当年(897)九月,下令南征杨行密。 三、战争爆发 汴军兵力: (1)庞师古部7万人,成分是“徐、宿、滑、宋兵”,即徐州降兵 汴军二号山头胡真的滑州军团 宋州兵。 (2)葛从周部1万人,成分是“兖、郓、曹、濮兵”,就是刚刚收编的朱家兄弟的降兵。 (3)其实还有第三路,朱全忠自领大军坐镇宿州,援应两路。 其实很明显,朱全忠带的是汴军嫡系主力,屯于宿州。 庞师古带部分嫡系(宋州兵),加汴军体制内隐隐有山头倾向的滑州兵,加徐州降兵。葛从周所带的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