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连举四烽 (第2/3页)
白地滑下了树,气急败坏道:“还愣着作甚?速速速回去禀报!” 消息很快传回了营寨。 留守的十将不信,亲自外出侦察了一番,随后也白着脸进来了。 “夏贼间道偷袭,事急矣,举烽!”他下令道。 烽燧就筑于营外,烽台很高,正所谓“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崤山上的烽台虽然没有百尺高这么夸张,但也是极为醒目的。 烽燧外有羊马墙,内驻兵两百,设烽帅一人、副帅一人,旁边还有临时驿站,备着十余匹刚从成德镇购来的快马。 烽帅已经亲自候望,同样发现了“贼情”,但事到临头,他还是有些紧张,问道:“李将军,举几烽?” 按照规矩,遥见贼来,若少,举二烽,多则举三烽,大逼,举四烽。 “寨内不过两千老弱,贼众万余,步骑皆锐,已是大逼之势,举四烽,乞各军速援。”十将毫不犹豫地说道。 “遵命。”烽帅不再废话,立刻给烽子下令,点燃早就准备好的薪柴,示警! 很快,一道狼烟慢慢升起,远远看着,异常醒目。 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 刘康乂刚刚睡醒。 他是个干劲十足的人,胸中也憋着一股气。 最近几天,经常昼伏夜出,侦察敌情。 夏贼凶猛的攻势让他有些吃惊。 一天攻下石壕寨,随后马不停蹄,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将乾壕寨围住。 兵马逾万,夫子倍之,日夜围攻不辍,第一天就填平隍堑,杀穿了羊马墙,推至城下。 不过乾壕镇军准备充分,器械充足,还有易守难攻的神雀台营寨策应,一时半会应还无虞。 只希望他们能多抵抗一些时日,多消耗一些夏贼的锐气,给他这支生力军创造机会。 两万随军夫子呢,这些人最容易慌乱。而他们一逃,必然会动摇夏贼的士气,甚至冲乱他们的阵型,这就是机会了! 现在还不到时机,还得等一等。 起身吃了两块干硬的胡饼后,刘康乂巡视起了营地。 “从军几年了?”他随意找了一名军士攀谈。 “八年了,一直跟着秦宗权,后来投了东平郡王。” 竟然是“蔡贼”! “既投汴州,只要奋勇杀敌,大帅不吝赏赐。” “大帅从魏博得来的绢都赏给大伙了,我等自当效死。” 刘康乂微微一笑,军心可用。 “你是河南府的?”他又拉住一人,问道。 “一直在张帅帐下效力,十八屯将那会便在了。” “可恨夏贼?他们掳掠了你的亲人。” “我亲眷皆在洛阳。” 刘康乂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不过他很好地掩饰过去了。 “你是郓州兵?” “回将军,某以前是曹州镇兵。” “朱瑄无耻,招诱我宣武军士,东平郡王兴兵讨之,此贼还负隅顽抗,殊为可恨。今后定斩此贼,届时郓、濮、曹三州便复为一体,百姓安乐,再无兵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