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_第301章 打不过就告家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打不过就告家长 (第3/4页)

位们的侯爷们,那可是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哪方面都不如其父,唯独这作恶的本事,那是他们的父祖都远远不能比的。

    到如今,很多功臣的爵位已经传到了二代甚至是三代四代,打仗治国的本事丢了个一干二净,若他们只是外出狩猎,办个宴席,浪费家产,刘长也不会说什么,这毕竟是他们的阿父给他们留下的,当初他们拼命,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嗣过上好日子。

    可他们在地方欺压百姓,公然羞辱庙堂官吏,甚至带人包围书肆,扬言不让自己先看便纵火烧之,那刘长就不能忍了。

    这些人还在家里养门客,藏甲弩,相互勾结,这是准备做什么??

    至于为什么对这些侯的行动能抑制诸侯王,这是因为庙堂准备进行推恩,齐王就是个先例,而齐王的其余儿子,不少是封侯的,刘长的做法可以遏制彻侯,当然也是变相的为推恩加上了一层手段,刚柔并用,给后人留下这么一个削弱诸侯的手段。

    可刘长目前的心思还是在南越的事情上。

    四哥夺关之后,逼迫南越归顺,赵佗先后答应了吴王的条件,允许大汉的军队和官吏进入南越,接受大汉的治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汉诸侯国。

    据说,赵佗已经派孙子带着几个罪臣前往长安。

    刘长对这几个罪臣没有兴趣,他只是在想,能不能从南越弄点粮食呢?

    先前卖爵,后来卖书...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卖的呢?

    对于刘长的这种想法,周昌是很愤怒的。

    他这几天一直都在宣室殿内,不断的劝谏。

    “大王啊...庙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不能再这样了,内外都要做事,百姓疲敝,官吏更是如此,大王还不知收敛,还要不断的做事,治国之事,是不能着急的,您不可能将百年的事情在一朝就做好啊!如今屯田之事,书肆之事,启蒙之事,医馆之事,河西之事,南越之事...还有您要祭天的事,大王这么做,大汉迟早要灭亡在大王的手里!!”

    “大王,急功近利,乃是君王的大忌!好大喜功,更是如此,请您外出狩猎吧,狩猎个两三年!”

    “啊?我怎么能丢下国家大事外出狩猎呢?”

    “不,大王只管去狩猎,去饮酒作乐,去纳妾...反正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再忙与国事了!”

    周昌从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说这样的话。

    面对这位精力过剩的君王,周昌是真的希望他能去做点自己的事情,不要再折腾大汉了,刘长却不以为然,周昌几次劝谏,把他弄得也有些不耐烦了,即刻摆出祖传的箕坐,一副你随便说,寡人就是不听的模样来。

    “禄!送客!”

    周昌只能是丢下了几句狠话,便离开了。

    “周相啊...劝说君王纵乐,不为国事..您不怕名入佞臣传吗?”

    吕禄好奇的问道。

    “你觉得,不说这些就不会进吗?”

    周昌瞥了他一眼,俯身穿着履,说道:“你猜日后的史书会说大王如何?”

    “大王与国有大功!”

    “哈哈,纵观先时,与国有大功的君王极多,可风评都不好,我料定大王在史书的风评也极差,远不如当今陛下。”

    “啊??这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大王轻视士子,辱骂殴打,反而与贩夫走卒亲近,风评能好到哪里去?”

    “可大王有大功德,当今陛下远远不如。”

    “这史书是后人用来给后世劝谏的,你说他们是希望多出几个大王这样的君主,还是多几个陛下这样的君主呢?”

    “我们跟随大王,为他做事,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名声...我是这样,你也是如此。”

    周昌穿好了鞋履,便转身离开了。

    周昌走了几步,眉头始终紧锁着,自己还是得想个办法啊,大王太过着急,什么都想要去做,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问题,可这昏君又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