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9/11页)

,自367年10月到368年12月,历时共1年零3个月。

    四公叛乱被平定后,前秦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下一个作战目标?已跃然纸上。

    第四节秦燕争霸

    前文有述,369年4月,东晋枭雄桓温北伐攻燕。7月,晋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前燕邺都震动,燕主慕容暐派人求救于前秦。求人办这么大的事儿,肯定不是几瓶茅子几条华子就能解决的,前燕的筹码很重--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够开发无数楼盘的了。

    坐山观虎斗,可能是最高明的鼎立战略,前秦群臣大部分反对救前燕。

    王猛?不这样认为。他的观点是:应先出兵与燕共退晋军,然后乘燕衰颓而取之,是为“先救后取”之计。

    观点的依据?很简单,让桓温这名枭雄攻占了中原,还有前秦什么事儿(大事去矣)?毕竟,桓温代表的可是正统,中原,本来就是跑到南方那部分人的老祖宗的产业。物归正主,民心所向,再取可就难了。

    被罗马皇帝撵的到处流浪的一小撮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都能复国成为中东雄鹰,更不用说世界上认祖归宗感最强的汉人回到本就属于他们的中原了。

    苻坚恍然大悟。立即出兵救燕。369年9月,燕(慕容垂出马)、秦联军大败晋兵,桓温损兵四万,被迫南归。

    国与国相交,只有利益。打跑了桓温,前燕却毁约了。割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这疙瘩太重要,俺们之前没想好,是不是给您点儿别的?

    早就知道你小子要来这手,联合你打桓温可不只是为了你这点儿地。当年的12月,王猛统帅猛将邓羌、梁成,统兵3万伐燕。兵锋盛锐,仅一个月,王猛就攻下了前燕西部重镇洛阳,凯旋西归。

    打了胜仗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燕都?第一个原因,大冬天的,军队得修整。第二个原因,则充满着诡诈的味道。

    王猛这次攻取的,是前燕答应割让给前秦的土地。攻取就收手,会给前燕造成一个大大的错觉。

    他们单纯就是为这些地而来的。

    前燕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左丞申绍就看的很清楚,劝燕主慕容暐:前秦肯定不是为了这点儿地而来,下一步一定会大举进攻我国,应该加强边境晋阳等地的防守。

    慕容暐?未予理睬。

    修整5个月后,370年6月,王猛于长安灞上作战前动员,率军再次伐燕。唯一的领导苻坚来送行,有点不放心:景略先行,朕亲率大军随后东进。

    王猛:荡平残胡,如风扫叶,不劳陛下亲受风尘之苦。但是,陛下得帮臣做一件事儿。

    苻坚:啥事儿?美妾良田?只管开口。

    王猛:不要美妾,也不要良田,要豪宅。

    苻坚:啊?好,独栋、联排、大平层,应有尽有,你几口人住?

    王猛:不是给我准备的。

    苻坚:那给谁?

    王猛:给燕国被俘君臣预定的。

    苻坚:我真……

    王猛披坚执锐,自长安灞上统领邓羌、张蚝、吕光、杨安等10员战将、6万士兵,浩浩荡荡直趋中原。我们来看看这支部队的指挥系统构成:

    王猛-诸葛亮;

    邓羌-关羽;

    张蚝-张飞;

    吕光-赵云;

    杨安-马超。

    前燕御敌统帅?不是明星战将慕容垂,而是执政慕容评。慕容评混迹官场当老油条可以,打仗可不专业。王猛取南路一举攻下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活捉前燕南安王慕容越。

    秦军北路,杨安攻晋阳(今太原市南),因城固兵多,两月未下。王猛即亲率部分精骑驰援。

    晋阳城外,王猛不断绕城察看,胸有成竹的回归大营。

    是夜,王猛命令士卒连夜挖通地道,派敢死之士数百人潜入城中,猛将张蚝亲自带队,大呼而出,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杨安等率秦军大部队蜂拥而入,瞬间夺取晋阳全城,前燕东海王慕容庄被活捉。

    十月,王猛挥师南下,直趋潞川(今山西东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浊漳河),与前燕统帅慕容评对垒。

    面对来势汹汹的王猛,慕容评在干什么?在算账。王猛军势虽盛,但进展太快,夺取城池太多,需要派兵留守。出兵时6万人,按一半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