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北慕容 (第7/9页)
军慕容虔劝慕容恪: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 慕容恪想了想,还是斩了沈劲。 沈劲没有白死,他用自己的忠义洗刷了家族的耻辱,东晋朝廷解除了对沈家的禁锢,沈劲的子孙也得以入仕,成为朝廷官员。为了子孙入编政审能通过,沈劲兑上了自己的命。当今,人一旦受过刑事处罚,子孙费劲巴力的考上编制,一政审就芭比q了。这种类似连坐的制度以后会不会有变化?拭目以待。 慕容恪夺取洛阳后,乘胜追击略地至崤、渑,兵锋直指关中地区。 此时关中地区是谁的地盘?东家是氐族人建立的前秦,话事人也是一代枭雄,名字叫苻坚。燕军兵锋实在太盛,苻坚亲自率军到陕城布防,准备亲自与大神慕容恪过过招。但不久,慕容恪就出于战略考虑率军撤回了邺城,两位大佬没交成手。 二、德、廉考核 359年12月,燕主慕容俊病危。环顾左右,慕容恪是最值得托孤的大臣。 显然,慕容俊读过六七十年前成书的一本历史巨著-《三国志》,知道刘备玩的托孤诸葛亮的那一出戏效果极佳,就照抄了一遍。 慕容俊:我已病入膏肓,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人命天定,没什么可怨恨的。但现在,我大燕形势未定(分析了一下,燕国当时的劲敌主要是前秦和东晋),太子又年幼能力不行,我就把社稷托付给你吧。 慕容恪显然也读过这一段,配合的很好:不行不行(估计还得装作很急的样子双手直摆)!正统不能乱!太子虽然年幼,但是跟您一样天赋极高,定能担当天子之任。 慕容俊怒道(心里笑出声):你我兄弟之间用的着虚伪客套吗?大燕就给你了! 慕容恪:若陛下看得起我慕容恪,认为我有能力担任托孤大臣,我怎么能不殚精竭虑的辅佐少主?您就放心好了! 慕容俊达到试探的目的,满面溢光,大有回光返照之意:有你担当托孤大臣,如周公一样辅佐少主,我还担心什么! 360年正月,慕容俊放心的闭了眼,年仅10岁的太子慕容暐即位。辅政大臣有四:太宰慕容恪,辅臣之首,负责处理朝政大事。太傅慕容评、太保阳骛、太师慕舆根,参辅朝政。 除了辅政big4,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此人虽不是辅臣,可身份特殊,在前燕的政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慕容暐的老妈,太后可足浑氏。 皇帝年幼,辅政big4加上太后可足浑氏的组团执政,能使大燕帝国的政治机器丝滑的运转吗? 基于历史文化的不同,欧洲自奴隶制社会中就有民主政治。譬如,雅典的民主制。而在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史上,但凡是组团执政的,定有不消停的人在其中捣乱,哪怕是上层小范围的民主都很难行通。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雅典位于中东和欧洲之交,三面临海,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人员流动相对较大。流动人口、商业活动怎么管?协商。 这个很好理解,中国目前能自发诞生的自律、自管、自己解决纠纷的组织是什么?就是商人们的商会,你因与朋友产生经济纠纷而花高价钱去搞仲裁的仲裁院,其实就源于这种商会。由自发性的民间组织商会,演化成能制作具有司法强制执行力仲裁裁决的准司法机构,没想到吧?所以,以商业为中心的雅典能诞生民主政治,哪怕它处于奴隶制社会。 而中国呢?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的中国的经济形式,除了种地就是放牧,士、农、工、商,商排末位,商业不发达。种地的农耕文明,除了逃荒外人口基本不流动,定居,于是安分定居的一群人逐渐形成了村落、城市。安分定居的人定向繁衍,形成了血缘宗法关系,家长说了算,族长说了算,逐渐到全国的家长--皇帝说了算。 而放牧的游牧民族呢?虽然为了追逐丰美的水草,人口流动大些,可那也是整体流动,整个族群流动,不像商业社会中一个人揣着钱到处出溜。另外,为了与外族打仗抢草地,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领导、指挥族群,而不是诞生一个“元老院”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商量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