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北国上空的惊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北国上空的惊雷 (第6/8页)

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我在台上观战,事情尔等自行决断,无须向我汇报。

    待到血染战袍的石闵、李农带着数千杀红眼的士卒入宫,石鉴却又打开宫门,一脸无辜: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

    任石鉴演技再好,这些反石闵势力的出现,傻子也能看出主谋就是身为皇帝的他。石闵当然也心知肚明,他将石鉴软禁于御龙观,吃饭?用篮子吊在半空,当禽兽一样饲养。

    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击杀孙伏都等人后,石闵愤而发布了第一条命令,史称第一道“杀胡令”: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此令各村用大喇叭一广播,邺城内胡人炸了锅。害怕被清算的胡人们,一时之间纷纷撒丫子往邺城外跑。城门关着?那就用绳索从城墙上出溜,性子急的直接从城墙上往下跳,摔死摔伤多人后,胡人们红了眼,从城内群起攻击城门妄图夺门而出……

    一句话就把城内的胡人吓成疯人,是石闵没想到。邺城内的胡人毕竟不全是羯族人,一次性跑光了,守着一座空空的城池还有什么意义?毕竟,有些胡人还是可以利用的。第一道命令有点左,那就修正一下吧,石闵接着下了第二道命令:

    与政府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

    这是一道明显温和的命令,有点统一战线的味道。类似于当年解放军俘虏了国民党军后的宣传:大家都是穷苦人,愿意的就留下来加入革命队伍,不愿意留的,发给路费回家。

    喊话的人内心是渴望被喊话的人留下的,被喊话的人,可就各怀鬼胎了。

    大部分胡人一听石闵的第二道命令,大喜过望:原来还得顺绳跑、跳墙跑、夺门跑,现在可以自由跑了!

    一时间,反而跑的更多了。要出城门的胡人们蜂拥而至,把邺城的门堵的跟早上8点的北京东二环似的。

    这大大出乎石闵的意料。接着,更令石闵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邺城周围的汉人们知道了石闵的命令,个个拍手称快。多年遭受压迫,现在石闵当权了,邺城就是汉人的革命圣地延安啊!欢欣鼓舞的他们,纷纷拖家带口的往邺城内赶。

    于是,邺城内外出现了一个怪异的景象:

    大批的胡人拼命往邺城外跑,更大批的汉人们百里外赶来往邺城内挤。往城外赶的胡人们凄惶惶如丧家之犬,往城内挤的则像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大包小包的欣欣然归家。

    石闵站在城头,看着这两股心境截然不同的人流,内心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他石闵至今还保留着石姓,就是希望能以石家后人的身份继承后赵政权。然而,石虎的子孙个个如蛇蝎豺狼,同父同母尚且不共戴天,何况他一个养孙,一个汉人。

    由此,石闵的心境彻底发生了逆转:皇位是抢来的,不是等来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才是我真正的同袍和依靠!于是,一道更左的命令自邺城宫内飞檄而出:

    其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这是石闵的第三道命令。

    不孝有三,无编为大。杀胡人还能直接入编当公务员,四级调研员直接晋升为一级调研员,武官直升副师。此令不用说在古代,就是在当下都极具吸引力。邺城内的汉人们一时都疯了,此令刚颁布的第一天,就有数万胡人被杀。

    一日之内,斩胡首数万,汉人民心可用。石闵深受鼓舞,随即打开粮仓国库,予以物质奖励,并亲自带队屠胡。几天内,胡人喋血无数,尸体全部扔在邺城外,任由野狗豺狼虎豹分食,野兽们个个血牙森森、双目染赤……

    嗜血的刺激,郁结后情绪的极度释放,对至尊权力的狂热追求,令石闵血脉贲张,已不满足于在邺城内杀人,接着颁布了第四道命令:

    传檄境内,敕各地将领杀胡、驱胡。

    至此,屠胡不可控的走向了扩大化。

    原后赵境内,即中原地区的汉人们接到此命令,整个族群都疯了,对胡人们展开血腥的民族报复。高鼻碧眼的,杀!胸大胡子多的,杀!屠胡的范围从邺城迅速扩大到整个北方。

    血腥之下,众胡人有的往西域方向跑,有的往北方跑,被羯胡掳掠的各地汉人也纷纷返还故乡。一时间,中原道路上有数百万人往怀着不同目的向不同方向奔走,汉人胡人在路上碰着也互相攻杀,路上到处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