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35 金陵城上官施暗语 北平站飞将领明规 (第2/4页)
元哲的脾气,此人行事刚猛,在军中威望又高,今日若是不能给他一个交代,只怕真要闹得无法收场。但另一方面,吴道时的决定,他亦不能轻易驳斥,那个儿子的意志,早已不是他能随意左右的了。 就在厅内气氛僵持到极点,几乎要爆炸开来之际,厅堂一侧通往内室的紫檀木屏风后,传来一个冷静的声音:“宋将军的火气,何必冲着家父发。” 话音未落,吴道时自屏风后缓步转出。他显然早已在此,不知听了多久。依旧是一身一丝不苟的军装,面色平静无波,目光锐利而沉稳,仿佛宋元哲那滔天的怒火于他而言,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微风。 他走到厅中,先是对吴镇岳和宋元哲微微颔首行礼,随即转向怒容满面的宋元哲,语气不卑不亢,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停飞宋少尉,是军统北平站基于战时纪律做出的正式决定。程序合规,理由充分。宋将军若有异议,可按程序向军事委员会或航空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此对家父咆哮,恐于解决此事无益。” 他几句话,便将一场家族间的兴师问罪,轻描淡写地拉回到了“公事公办”的冰冷框架内,堵得宋元哲一时气结。 宋元哲猛地转头,目光如炬,死死盯住吴道时:“吴道时!你少给我来这套官面文章!我就问你,你停我儿子的飞,到底是因为他抗命,还是因为你心里那点见不得人的龌龊心思!” 吴道时面对他几乎要吃人的目光,神色丝毫未变:“宋将军,请注意您的言辞。我军统处事,向来只论规章,不徇私情。您若执意要以私心度之,恕我无法奉陪。”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冰冷:“至于宋少尉何时能复飞,取决于他何时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确保不再犯。在此期间,他的安全和技术档案,将由军统暂为保管。这也是为了他和部队的安全着想。” “你!”宋元哲被他这副油盐不进、公事公办的冰冷态度气得额头青筋暴起,手指着吴道时,半晌,才狠狠甩下手,怒极反笑,“好!好一个只论规章!吴道时,你很好!咱们走着瞧!” 他明白今日在这吴府,是绝不可能从这对父子身上讨到说法了,继续纠缠,只会自取其辱。他最后狠狠瞪了吴道时一眼,随即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出正厅,连告辞的话都未留下一句,沉重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庭院之外,只留下满室狼藉的怒意和一片死寂。 正厅内,吴镇岳看着儿子那冷硬如铁的侧脸,“道时,宋家将来毕竟是我们亲家,你办事到底是要斟酌斟酌的。” 而吴道时,依旧挺直地站立着,目光投向宋元哲离去的方向,眼神幽深,不见半分波澜,仿佛刚才那场险些掀翻屋顶的雷霆之怒,从未发生过。 **** 南京,黄埔路。 一间悬挂着巨大军事地图、陈设却异常简洁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空气凝滞,只有墙角的座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切割着令人窒息的沉默。窗外是南京阴沉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 吴道时坐在硬木客椅上,脊背挺直,目光平视着办公桌后的陈主任。他接到密令匆匆南下时,就已预感到此行绝非寻常的述职或嘉奖。 陈主任并未急于开口,而是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上几份薄薄的卷宗,动作从容,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良久,他才抬起眼皮,目光如探照灯般落在吴道时脸上,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道时同志,北平站近期的工作,委座是关注的。”他开口,用的是惯常的官方辞令,却字字千钧,“尤其是日前成功挫败敌机空袭,保全古都,有功于社稷。” 吴道时面色不变,微微颔首:“分内之事,不敢言功。全赖上峰运筹,将士用命。” 陈主任轻轻“嗯”了一声,指尖在那几份卷宗上点了点,话锋随即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内容却骤然尖锐:“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乃治军根本。不过……近日各方反馈的信息颇多,有些情况,需要向你核实一下。” 他并未看卷宗内容,仿佛早已了然于心:“关于笕桥航校飞行员宋华卓少尉的停飞处分,据航空委员会反映,其在此次空战中表现英勇,战术处置虽有争议,但成果显著。如此处置,是否过于严苛?恐寒了前线将士之心啊。” 吴道时眼神微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